近日,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召开。与会代表共同讨论全球多边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释放“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新动能、行业转型升级着力点等相关问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思路。
目前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基础设施建设未来的发展路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论坛,就此对话与会代表。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处于优先地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国际合作,如何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基础设施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新动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也正在从中国倡议变成全球共识,许多重大基建合作项目已经落地生根。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累计3629.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累计2307.6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0.5%和47.9%。
未来,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是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建议行业企业下一步应该积极探索“投建营一体化”等新业务模式,推动业务的转型升级,通过新技术来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注重合规和诚信经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以实现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全球化合作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估,2017年至2030年,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将达到26万亿美元。加强基础设施全球化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业界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全球多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融资问题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的永恒话题。
“这些年来,肯尼亚的基础设施项目总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其中,我们重要的铁路项目就是由中国交建作为承包商来承建的。未来,无论是在航空或者是公路等领域,我们都会有很多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落地,这些都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需要中国和我们本地企业之间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合资企业,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肯尼亚交通与基础设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詹姆斯·瓦拉那·马查里亚表示。
当前,国际基础设施合作中存在巨大的融资缺口。2017年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40年全球基建项目投资需求将增至97万亿美元,其中有18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障碍。
在这种背景下,业界共同期待通过扩大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取得协同效应,推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
赤道几内亚总理弗朗西斯科·奥巴马介绍说:“这些年我们已经完成一些重大项目,如马拉博机场和蒙戈莫因机场,马拉博港、巴塔港、阿诺本港、阿克加港、科戈港和科里斯科港,以及连接巴塔到蒙戈莫和艾贝比因的高速公路等,国际基础设施的提升恰恰需要双边和多边的金融合作。”
“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待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国际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节约社会劳动,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在论坛上表示。
培育基础设施发展新动能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国际基础设施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总量相对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突出;财政压力导致以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旧有模式难以持续;高污染、高能耗及高排放的基础设施对气候、环境和资源的不利影响也日趋显现。
在这种背景下,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基础设施发展和国际合作新动能已成为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以往传统的发展思维,在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上寻求创新,在投融资模式和金融工具方面也要寻求创新,同时也要更多关注技术创新和应用带来的创新,这些都将成为实现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高燕表示。
对此,“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感受更为直接。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劳务输出、90年代的施工总承包及本世纪初的EPC总承包3个阶段后,作为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的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港湾)意识到,依靠单一业务奉行“一招鲜吃遍天”的发展模式已遇到了巨大瓶颈。
对此,中国港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产业引领”的发展思路。中国港湾董事长林懿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理念层面上从“产品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变,在实践层面从“提供产品”向“培育产业”转变,在保持“设计—采购—建造”原有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投资—运营”高附加值两端拓展,全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投建营一体化能力。截至目前,中国港湾已经初步完成了对港口、基础设施、房地产、电力等产业的布局,一大批按照“产业思维”运作的项目正在陆续落地。
以中国港湾正在建设的尼日利亚莱基港为例,该项目采用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模式,总投资约10.5亿美元,特许经营期45年(含建设期),是企业首个完整的港口投建营一体化项目。港口年设计吞吐量为120万标准箱,预计约17万人会因该项目获得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从单一项目向综合开发转型升级几乎成了所有中国承包商走向海外的主动选择。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赵晋华告诉记者,中国铁建在尼日利亚主导开发了中非莱基自贸区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发展成为西非地区最大的自贸区,已有116家企业办理了入园注册手续。
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升级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AR/VR技术、3D打印、云计算……在时代繁荣发展的背后,一场科技风暴正在袭来。
记者发现,在此次论坛的11个平行论坛中,“数字化转型推动基础设施行业升级”作为今年新增论坛备受关注。
一直以来,建筑业都是在低利润、高风险的状态下,以粗放、发散的模式进行管理与发展。最近的研究显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投入占行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有1.2%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制造业则达到了3.3%。
数字化应用的巨大潜力,必将给基建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致力于推动BIM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随着BIM与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传感器、GPS、移动终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互联的BIM”正在推动着行业从“优化时代”步入“互联时代”。
在全球范围,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将BIM视为应对工程建设行业所面临巨大挑战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政府大力推动BIM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到业主的积极参与,再到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些驱动因素在全球范围持续地提升着BIM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在我国,BIM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子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海外项目建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从工程承包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规模大小,是EPC服务商还是专业承包商,都会面临来自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竞争。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已经应用BIM技术进行了大量的项目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转型的背后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支撑。毫无疑问,未来的基础设施与现在的基础设施一定是有不同,比如说电气化公路、智能电网、无人驾驶、超级高铁等,所以在未来到来前,我们必须要提前“拥抱”这些变化。